发展规划办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机构简介 | 发展规划 | 政策法规 | 学科建设 | 发展参考 
当前位置: 首页>>发展规划>>正文
湖南理工学院“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
2022-05-27 15:32  

校徽校名组合(横型)

 

 

 

“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

2021-2025年)

 

 

 

 

 

 

 

 

 

二○二一年九月


 

 

 

 

 

 

 

 

 

 

 

 

 

 

 

 

 

 

 

 

 

 

 

  

 

一、学校基本情况....................................................... 1

二、“十三五”基建规划执行及在建待建项目情况........................... 3

(一)校园基本建设......................................................................................................... 3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4

三、“十四五”基建规划发展思路原则..................................... 6

(一)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基本思路......................................................................... 6

(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基本情况及各校区办学功能定位................................................. 8

(三)“十四五”基建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9

四、办学条件指标分析.................................................. 10

(一)基本情况.............................................................................................................. 10

(二)需求情况.............................................................................................................. 13

(三)建筑缺额分析....................................................................................................... 15

(四)基础设施困难情况................................................................................................ 17

五、学校全口径收支及筹资能力分析...................................... 19

(一)2021-2025年财务全口径预测............................................................................... 19

(二)近三年编入年初预算的建设类资金规模情况......................................................... 19

(三)实施“十四五”基建规划所需资金筹措能力分析.................................................. 20

(四)资金缺口情况....................................................................................................... 21

六、“十四五”基建规划项目及资金保障方案.............................. 22

(一)“十四五”基建规划项目(表九)....................................................................... 22

(二)资金保障方案....................................................................................................... 32

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3

(一)实现“十四五”事业发展目标在办学条件、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33

(二)实施“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对策建议.................................... 34

八、附表

附件省属高校办学规模及基本办学条件现状统计表

附件4 省属高校全口径收支及基本建设筹措能力统计分析表

附件5 省属高校“十三五”基建规划项目完成及在建待建情况表

附件6 省属高校“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项目申报表

附件7 财政“十四五”基建专项支持的重点项目申报表

九、主管部门审批文件

1.关于公布立项建设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公示结果的通知(湘教通〔2018 360号)

2.关于同意湖南理工学院承办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的批复(湘教通〔2018401号)

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湖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的函(湘政函〔2017126号)

4.岳阳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岳府阅〔201922号和岳府阅〔202073号)

5.《关于湖南理工学院建设游泳跳水教学楼的回复》

6.项目批复文件

十、学校校园平面图、项目建设位置图、项目建设效果图


湖南理工学院“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湖南理工学院位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岳阳市,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建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获批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2017年,改办大学工作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湖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并成为湖南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进入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

学校现有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8个学科门类,48个本科招生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一流培育学科各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各9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850余亩,在校生17652人,其中本科生16471人,硕士研究生1181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67人,生师比为16.541。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909人;博士学位35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5人,其中正高职称158人。

教师中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芙蓉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279人。学校实施“南湖学者”计划,柔性引进特聘教授18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人、“万人计划”人选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国际知名学者3人。学校是“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现有长聘外教10余名。

学校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1个,包括湖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精细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复杂工业物流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电磁装备设计与制造),中国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激光磨削复合智能制造与服役性能优化),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6个等。

 

二、“十三五”基建规划执行及在建待建项目情况

(一)校园基本建设

1.执行情况

我校“十三五”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安排新建各类建筑六项,总建筑面积110000㎡,计划总投资39600万元(详见表一)。“十三五”期间完成基本建设项目五项,总建筑面积77000㎡(不含场地),实际完成总投资31350万元。其中体育及教学综合楼之游泳教学楼根据岳阳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岳府阅201922号和岳府阅202073号)及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理工学院建设游泳跳水教学楼的回复》由岳阳市人民政府追加投资建设用于省运会,赛后地校共享使用,预计于20223月竣工投用。

表一 湖南理工学院20162020年基本建设规划项目表

项目名称

建设期限

建筑面积

(平方米)

投资计划(万元

备注

合计

自筹

贷款

拨款

引资

合计

 

110000

39600

6300

 

33300

 

 

1

东院棚改房

2016-2017

11000

2200

1200

 

1000

 

2000/

已竣工

2

体育及教

学综合楼

2016-2020

20000

13000

1000

 

12000

 

6500/

预计于20223月竣工

3

田径场(含场地)

2016-2019

建筑: 2000

场地:18000

1550

500

 

1050

 

场地不计建筑面积

已竣工

4

实验实训中心

2016-2020

36000

12600

2600

 

10000

 

3500/

已竣工

5

20#学生宿舍

2017-2018

8000

2000

500

 

1500

 

2500/

已竣工

6

21#22#学生

(硕士)宿舍

2018-2020

33000

8250

500

 

7750

 

2500/

未完成

2.执行情况分析说明

“十三五”期间只有21#22#学生(硕士)宿舍项目未完成,主要是:因学校资金困难和建筑场地条件不够成熟,加之受南湖景区规划控制,原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建筑需调整规划位置,导致部分项目没有按期进行建设,将在“十四五”期间安排建设。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1.执行情况

我校“十三五”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中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项目共十项,计划投资10750万元(详见表二)。实际完成投资3900万元。

表二  2016-2020年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规划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

性质

建设

起止

年限

投资

规模

规划年度内资金来源

备注

自有

资金

拨款

1

2

3

4

5

6

7

8

总计

 

 

2016-

2020

9600

3900

5700

 

一、房屋维修

1

部分教学楼及老图书馆维修改造

部分教学楼屋面防水、水电改造、室内外装饰维修改造等

维修

 2016-

2020

1700

600

1100

 

2

学生宿舍楼维修

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屋面防水;更换木质家具、厕所门;室内外墙壁、地板、铝合金窗和卫生间改造等

维修

2016-

2018

1000

300

700

 

3

音乐楼改扩建

音乐学院教学楼改扩建12000m2

改造

2017-

2020

1000

300

700

未完成

 

 

 

 

 

3700

1200

2500

 

二、基础设施改造(水、电、路等)

1

东、南院电力增容

体育场馆、实验中心、产学研大楼等电力增容

改造

2017-

2018

500

200

300

 

2

供电线路改造及更换计量装置

南院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电力增容及线路改造;体育场馆、实验中心、产学研大楼等电力增容

改造

2016-

2020

300

100

200

 

3

道路改建

修筑逸夫楼后侧从学苑小区到学院路的道路

改造

2018-

2020

600

300

300

未完成

 

小计

 

 

 

1400

600

800

 

三、绿化与景观建设

1

绿化与人文景观建设

木鱼山、桔园和滨湖人文景观建设

新建

2016-

2020

1300

300

1000

未完成

 

 

 

 

 

1300

300

1000

 

四、室外运动场地建设(40个)

1

南院球场建设

蓝球场5

②排球场3

③网球场2

新建

2016-

2018

400

300

100

 

2

沿湖运动区球场建设

篮球场11

排球场7

羽毛球场8

④网球场2

新建

2018-

2020

800

500

300

未完成

 

 

40

 

 

1200

800

400

 

五、征地拆迁

1

征收还建加油站

征收位于南院临学院路边中石化的南湖加油站

征地

2016-

2018

2000

1000

1000

已经征收

2.执行情况分析

“十三五”期间尚有音乐学院教学楼改扩建、逸夫楼后侧从学苑小区到学院路道路改建、木鱼山及桔园和滨湖人文景观建设、沿湖运动区球场建设、奇家岭加油站迁建项目未完成,主要是:因学校资金困难和建筑场地条件不够成熟,加之受南湖景区规划控制,奇家岭加油站及新站征地工作虽已完成但迁建工作需在调规后才能实施,导致部分项目没有按期进行建设,将在“十四五”期间安排建设。

三、“十四五”基建规划发展思路原则

(一)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基本思路

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深刻把握学校发展前进中的时与势、危与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积极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坚持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立足岳阳、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加强理工、文理交融、协调发展,部分学科和师范教育形成优势和特色,深入推进“6大工程18个项目建设”,努力完成改办为湖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两大发展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设施齐全、管理科学、特色鲜明、多科性的高水平大学。学校规划至2025年,在校生总规模将达到20000人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2000人左右,本科生规模18000人左右。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博士比例超过45%,生师比小于171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度对接国家战略,瞄准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和岳阳市“三区一中心”建设,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提高科研品质内涵,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涵育优良学术生态,激发师生创新进取精神,显著提升学校科研特色和学术影响力。按照“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协调推进”的原则,重点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现有的省级国内一流学科(或培育学科)建设,优先支持机械工程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学科进入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或培育学科)行列。实施“博士学位点建设攻坚计划”,力保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第一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加强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点的建设。

学校着力深化与岳阳市战略合作,推动办学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市校共同创建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模式。加强与地方石化企业的全面合作,助推岳阳石化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深度参与岳阳市氢能城市建设,服务岳阳氢能产业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做好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治理、水灾防控等工作。服务湖南自贸区建设,推动中非经贸、教育合作。依托岳阳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服务岳阳乡村振兴战略。力争在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及先进光学等领域获得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资助,获得一批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高水平原创性成果,助推学校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中心。

(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基本情况及各校区办学功能定位

1.校园基本建设总体规划

1)基本建设总体规划

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建设“以教学、科研、文体活动和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人文和谐校园,具有山水灵性的绿色、生态、低碳校园,具有多元化、智能化的现代科技校园,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校园”为目标,严格执行并逐步实现校园建设规划,突出“显山、露水、藏物”的校园建设特色,全面完成校园建设任务,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总体规划

根据学校建设发展需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努力确保:校区用地完整;房屋建筑安全实用;水电气配置科学合理;节省土地、水、电、煤、气等公共资源;道路系统和交通流线安全通畅;雨污分流,集中处理,排污降尘达到国标;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进行现代学科建设和安全保障;高规格高起点美化、绿化、亮化校园环境。

2.各校区功能定位

根据优化功能布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校园功能,挖掘现有土地资源,不断提升环境与建筑的建设水平。结合学校第二期征地后整体规划的调整,做好原东院和新校区功能布局的整合,使之融为一体。同时处理好专业教学区、科技园区、校行政办公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风景园区、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等八大功能区的关系,形成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的校园功能布局。

我校由东院、南院、西院三个校区组成,南院(校本部)校区按使用功能可划分为教学区(1个)、运动区(2个)、学生生活区(2个)、教工生活区(1个)、风景园区、文化休闲区六个部分,计划安置20000名学生(含硕士研究生2000名)。因校园各部分的布局和联系已经过整体设计和调整,基本合理。东院校区按使用功能可划分为教学区(1个)、运动区(2个)、学生生活区(2个)、教工生活区(1个)、行政办公区、风景园区、文化休闲区七个部分,主要安置独立学院学生。西院保留一个教工生活区,其他200亩土地已进行资产处置。

(三)“十四五”基建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与“三高四新”战略,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勤俭办学原则,统筹传统基建、新型基建、生态文明与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一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增强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紧紧围绕实现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使我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2.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与资源保护相互结合、统筹规划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校园建设,要坚持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充分保护南湖水景资源和潜心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立足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湖湘文化校园和节约型校园,加大环境保护和人文资源开发,提高服务民生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空间布局与学科建设共同促进的原则:基本建设规划在空间布局和学科建筑配置中要坚持空间要素与学科建设合理匹配相互依托,共同促进,围绕不同学科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圈,增强校园科技、文化沉淀。

3)品味提升与投资效益彼此兼顾的原则:基本建设规划既要符合“高起点、高质量、高品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随着学校发展战略的提升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应着眼建设一批高质量、高品味的建筑精品,尽力避免重复投资。

4)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基本建设规划要确立一个具有弹性的、开放的规划框架,做到长期规划与分期建设合理有序,在总体格局统一和谐的前提下,形成局部建设要素的多元风格,把握轻重缓急,稳步实现长远目标。

四、办学条件指标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学校现有用地、用房及基础设施总体情况、各校区情况

现有校园占地面积1856.78(1237853.97㎡,包含2020年征收的奇家岭加油站6.48亩(4317㎡土地),西院252.92亩,新校区1325亩,东院和新校区紧密相连,与西院相距约4公里。按生均占地面积60㎡标准,至2025年,学校按20000人规模,生均占有土地面积为70.13,基本用地能满足办学条件需要。学校现有用地现状见表三,用房及基础设施总体情况和各校区现状见表四。

表三  湖南理工学院校园占地面积统计表

序号

土地使用

单位名称

宗地

位置

土地证

编号

土地证登记用途

土地面积

(平方米)

使用权类型

备注

1

湖南理工学院(北院)

岳阳楼区奇家岭(三眼桥)办事处学院路社区

 湘(2019)岳阳市不动产权第0024177

教育

用地

154029.78

(231.04)

划拨

已减去住房发证面积12468.75平方米

2

湖南理工学院(东院)

岳阳楼区奇家岭(三眼桥)办事处学院路社区

湘(2019)岳阳市不动产权第0024179

教育

用地

178952.06

(268.43)

划拨

 

3

湖南理工学院(南院)

岳阳楼区奇家岭(三眼桥)办事处学院路社区

 湘(2019)岳阳市不动产权第0024180

教育

用地

731943.39

(1097.91)

划拨

 

4

湖南理工学院(南院)

岳阳楼区奇家岭(三眼桥)办事处学院路社区

出让号:4306002020

A00616

商业

用地

4317

6.48亩)

出让

奇家岭加油站土地出让

5

湖南理工学院(西院)

岳阳楼区三眼桥办事处白杨坡社区

湘(2019)岳阳市不动产权第0024178

教育

用地

168611.74

(252.92)

划拨

已减去住房发证面积7621.43平方米

总计

 

 

 

1237853.97  (1856.78)

 

 

表四  湖南理工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汇总表

 

 

   

所在院址(平方米)

现有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

(㎡/生)

备注

东院

西院

南院

北院

教学行政用房

67974.25

3482.89

201660.64

7141.21

280258.7

 15.88

 

1

 

30097.19

0

50333.24

0

80430.43

4.56

 

2

实验实习用房

12178

0

84782.15

0

96960.15

 5.49

含在建工程6375.30

3

图书馆

0

0

37629.65

0

37629.65

 2.13

 

4

室内体育用房

13608.66

0

28915.60

0

42523.96

 2.41

含在建工程8915.60

5

校行政用房

10130.09

0

0

6381.05

16511.14

 0.94

 

6

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

0

0

0

0

24933

(1.41)

(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约占教室面积的31%

7

师生活动用房

0

3482.89

0

760.16

4243.05

 0.24

 

8

 

1960.31

0

0

0

1960.31

 0.11

 

学生宿舍及服务用房

32156.95

0

204005.48

12730.41

248892.84

 14.1

 

9

学生宿舍

(公寓)

27377.59

0

180319.06

12730.41

 220427.06

 12.49

 

10

食堂

4779.36

0

23686.42

0

 28465.78

 1.61

 

教工宿舍及附属用房

2741.65

4883.51

11506.7

23411.95

42543.81

 2.41

 

11

单身教师宿舍(公寓)

0

4859.30

8274.24

19759.45

32892.99

 1.86

 

12

后勤及附属用房

2741.65

24.21

3232.46

3652.5

9650.82

 0.55

未办证

 

   

102872.85

8366.4

417172.7

43283.57

571695.4

 32.39

含在建工程65290.90㎡,未办证9650.82

注:1、学生在校人数17652人(生均标准按三部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号)执行)。

    2、已减去拟在“十四五”期间置换出去的西院教室38655.95㎡和西院实验实习用房46328.96㎡。2021开始将7号教学楼、9号教学楼、3号教学楼50%4号教学楼50%调整为实验实习用房。

2.现有校舍使用和管理情况

1)教学行政用房共计30栋,其中教室8栋(1号、2号、3号、4号、5号、6号、8号、15号教学楼),实验实习用房9栋(11号教学楼、16号逸夫实验楼、实习工厂(西)、实习工厂(东)、实验实训中心(17号楼)、实验实训中心(18号楼)、实验实训中心(19号楼)、7号教学楼、9号教学楼及34号教学楼中的50%部分),图书馆1栋(南院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6栋(10号教学楼、大学体育艺术教学部教学楼、体育教学训练馆、体育及教学综合楼、游泳跳水教学楼、南院田径场看台),校行政用房3栋(校办公楼、综合楼、继教学院),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占用教室的31%,师生活动用房2栋(西院老干活动中心、东院老干活动中心),会堂1栋(东院演播厅)。

2)学生宿舍及服务用房共计30栋,其中学生宿舍26栋(东院1234567栋,南院12345678910111213151617181920栋),食堂4栋(东院学生三食堂、南院学生二食堂、南院学生一食堂、佳斯顿教工餐厅。

3)教工宿舍及附属用房共计27栋,其中单身教师宿舍8栋,后勤及附属用房19栋。

(二)需求情况

1.规划指标

根据建标191-2018《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理工院校类),按2025年在校生20000人(其中:本科生18000人、硕士研究生2000人)的规模计算,2025年各类校舍面积应达到555114㎡(详见表五)。

表五  2025年建筑面积所需总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生均面积

(㎡/生)

按规划人数(20000人)

计算()

研究生

2000人)

补助面积()

指标合计()

教学行政用房

 

268600

 

279574

1

 

2.95

59000

 

59000

2

实验实习用房

5.56

111200

9964

121164

3

图书馆

1.50

30000

1010

31010

4

室内体育用房

1.05

21000

 

21000

5

校行政用房

0.60

12000

 

12000

6

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

1.23

24600

 

24600

7

师生活动用房

0.30

6000

 

6000

8

 

0.24

4800

 

4800

学生宿舍及服务用房

 

224000

 

236140

9

学生宿舍(公寓)

10.00

200000

12140

212140

10

食堂

1.20

24000

 

24000

教工宿舍及附属用房

 

39400

 

39400

11

单身教师宿舍(公寓)

0.40

8000

 

8000

12

后勤及附属用房

1.57

31400

 

31400

 

   

26.60

532000

23114

555114

2.缺额情况

比较表四和表五数据,我校2021年各类建筑面积基本满足三部委制订的建标191-2018《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理工院校类)指标要求,但是到2025年,由于学校在校生将增加到20000人,十二项建筑总面积虽然达标,但存在结构不合理,单项指标如实验实习用房、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师生活动用房、会堂和后勤及附属用房与2025年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均有较大差距,结构性总缺额达到51199.67 (详见表六)

表六  2025年学校建筑缺额面积

序号

项目名称

指标

()

现有

()

缺口

()

教学行政用房

279574

280258.7

 

1

 

59000

80430.43

 

2

实验实习用房

121164

96960.15

-24203.85

3

图书馆

31010

37629.65

 

4

室内体育用房

21000

42523.96

 

5

校行政用房

12000

16511.14

 

6

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

24600

24933

 

7

师生活动用房

6000

4243.05

-1756.95

8

 

4800

1960.31

-2839.69

学生宿舍及服务用房

236140

248892.84

 

9

学生宿舍(公寓)

212140

 220427.06

 

10

食堂

24000

 28465.78

 

教工宿舍及附属用房

39400

52543.81

 

11

单身教师宿舍(公寓)

8000

32892.99

 

12

后勤及附属用房

31400

9650.82

-22399.18

 

   

555114

571695.4

-51199.67

(三)建筑缺额分析

1.实验用房缺口情况

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科研工作要坚持以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平台和基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点)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学规范管理为保障,科学规划,凝练方向,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实现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新跨越,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目前,在减去拟在“十四五”期间置换出去的西院教室38655.95㎡和西院实验实习用房46328.96㎡后,我校现有各类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仅有96960.15㎡,遵照三部委制定191-2018的实验室面积标准5.56/生(含科研用房),按2025年学校在校生折算人数20000(本科生18000人、研究生2000)计算,各类实验室建筑面积加研究生补贴面积应达到121164㎡,实验室面积差额达24203.85㎡,差额较大。

2.师生活动用房及会堂缺额情况

由于国家政策严控楼堂馆所建设,我校自1999年合并升本以来未再新建办公楼及会堂等设施,二十年来师生迅猛增加已不能满足办公、生活的需要。按照生均师生活动用房0.30 /生、会堂0.24 /生标准,我校到2025年师生活动用房、会堂差额分别为1756.95 ㎡、2839.69㎡,两项合计差额4596.64㎡。

3.后勤及附属用房缺额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和师生生活福利用房的建设,由于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增长速度较快,加之,对住宿条件和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逐年增高,学校虽不断在投入建设,仍然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我校现有后勤及附属用房总面积9650.82㎡,按生均标准1.57/生,后勤及附属用房面积差额22399.18㎡,差额较大。

(四)基础设施困难情况

1.由于建设资金紧缺,导致我校新校区征地红线范围内仍有吉祥园林、奇家岭加油站两家企业拆迁困难,东南院交界处肖家咀部分居民用房占地尚需纳入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征收。

2.学校九十年代前所建的部分学生宿舍室内基础设施陈旧,墙面、家具、电风扇、铝合金门窗、纱窗、洗手间毛巾架、洗脸盆、阳台护栏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旧和损坏,每年的报修维修量大约在2万单,学生也多次对住宿条件及设施提出意见,急需全面维修改造。

3.学校平屋顶教学楼漏水严重,学校部分教学楼、体育用房等内外墙、屋面和卫生设施等都需要维修改造,一食堂的建筑结构与容量无法满足办学需要,应择机改造。

4.校园信息网络、监控网络和数字校园集成化是衡量校园现代化的标志,但由于资金缺乏,各系统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距离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尚有较大的差距。

5.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是学校人文景观建设的一大难点,随着校园基本建设的基本完成,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不容忽视的建设项目,并且新校区临南湖有约4000多米湖岸线,将规划建设成风景秀美的沿湖风光带。还有木鱼山片区和北院桂园与滨湖片区自然林地和草坡地应进行规划,作为师生晨读休闲运动场地,过去受资金和拆迁的阻碍暂时也无法动工,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

6.我校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已经启动,但是目前仅在办公区域设置了最低标准的二分类垃圾桶,距离市政府要求的垃圾分类工作验收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7.由于受建设用地限制,校园规划调整没到位,学生室外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要。

8.学校路网交通由于受用地限制,导致校区主次道路不分明,主干道单一的局面,附属排水系统常年堵塞,下雨天气经常造成道路路面积水严重,地下管网(弱电、强电、水管等)纵横交错,且地下管网图纸不齐,给道路工程施工及地下管网巡检、维修造成极大困难,随着新体育场馆的建设,必须对路网、附属排水系统、地下管网进行调整改造。

9.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停车位也越来越紧张,学校教职工反映强烈,学校停车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10.目前我校绿色校园建设只进行了绿化维护,缺乏绿色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离省教育厅、省发改委要求的绿色学校创建指标差距较大。

11.三峡集团在我校实施的雨污分流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但没有解决雨污分流前端(化粪池)问题,目前我校化粪池整体结构破损严重,基本丧失化粪池功能,“跑、冒、漏”时常出现。

12.目前我校家属区约1500住户使用的电表都是机械表,需要人工抄表,工作量及人力成本较大,同时机械表本身存在记录误差,造成用电的记录不准确,为节约学校办学成本,同时也积极响应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要求,急需对家属区进行供电升级改造。

五、学校全口径收支及筹资能力分析

(一)2021-2025年财务全口径预测

“十三五”期间学校财务状况运行良好,立足保民生、保运转、促发展的目标,财务工作成效显著:年均总收入达402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 2.5%,其中年均事业收入为 19600万元,增长 3.2%;年均总支出378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8%,其中年均事业支出 27200万元,年均增幅达11.55%。事业支出中:人员工资及学生资助年均增幅为 13.35 %,较好地保障了教职工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学生自主体系的建立;公用支出年均增长3.30 %,重点保障以教学为中心的业务经费投入,特别是后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必需经费投入;办公差旅等日常消耗性支出压缩至年均递减 5%,较好地贯彻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求;适度增加基本建设投入,年均基建支出超过 9400万元,固定资产实现年均近4.5%的幅度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四五”期间,我校学生总量将维持动态平衡状态,事业收入增幅有限,如不考虑收费标准增长等因素,预计自主收入年均增幅在3 %左右。若除去工资刚性增长,结余部分将难以应付基本建设规划对资金的需求,学校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财政拨款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标准的调整等新增因素。

(二)近三年编入年初预算的建设类资金规模情况

表七 2018-2020年预算建设类资金规模情况表(单位:万元)

         年份

支出方向

2018

2019

2020

基本建设支出

8800

16800

9500

设备购置支出

3665

3302

4595

专项修缮支出

800

600

655

文献资源购置

385

428

500

合计

13650

21130

15250

2018-2020年间,我校建设类资金投入基本占年初预算总支出20%以上,尤其在2019年,大运会场馆建设关键年份,基本建设支出增幅达90.1%,有力保障了我校大运会阶段性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建设类资金的稳定投入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基础办学能力,办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实施“十四五”基建规划所需资金筹措能力分析

 1.多元互补,积极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1)大力争取财政支持作为基本建设资金的重要补充。2016年上半年,我校已申报国家应用型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共1.7亿元,其中1.26亿元用于实验实训中心建设。获得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学专项拨款2.9亿元。申请省财政预算内项目专项拨款4000万元,用于我校体育馆、田径场、产学研大楼和学生宿舍项目建设。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申请省财政专项资金1800万元,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投资力度,确保各项事业顺利进行。

2)依法合规寻求社会和民间资本弥补基本建设资金不足。进一步密切与校友会、社会投资公司的合作,争取更多企业和个人的捐资助学,并注重引导捐助资金用于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在省、市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引进社会资金1.8亿元,用于教学科研综合大楼和产学研大楼的建设,扩大校园建设资金来源。

2.勤俭节约,最大限度发挥校园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管理,提倡节俭,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每年争取节余办学经费4000-5000万元,实现自筹项目建设与维修改造资金2.15亿元左右的筹资目标。通过加强财务预算与核算,加大财务审计与监管力度,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行为,努力实现单项投资规模和规划投资总额不突破。

(四)资金缺口情况

依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我校基本建设总投资预计为61893万元,资金筹措年度计划详见表八:

 表八  资金筹措年度计划表     (单位:万元)

年份

来源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总额

高质量发展提升建设项目

自筹

1200

1200

1250

1900

1320

6870

引资

1195

1456

1268

1300

1560

6779

拨款

7785

7735

7886

6892

8709

39007

小计

10180

10391

10404

10092

11589

52656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自筹

800

700

520

200

680

2900

引资

400

300

632

500

300

2132

拨款

 

239

74

487

437

1237

小计

1200

1239

1226

1187

1417

6269

生态文化校园建设项目

自筹

200

300

430

100

200

1230

引资

405

244

100

200

140

1089

拨款

 

 

226

294

129

649

小计

605

544

756

594

469

2964

合计

自筹

2200

2200

2200

2200

2200

11000

引资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0000

拨款

7785

7974

8186

7673

9275

40893

“十四五”期间,我校用于基础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拨款、自筹和社会引资三方面,其中计划自筹 21575万元,社会引资 18000万元,仍存在12225万元缺口。当出现财政专项拨款不如预期、自筹资金增长有限导致我校基本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形,我们将积极采取社会引资和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1.社会引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对外提供教学科研服务、科研成果转换等方式赢取更多的办学资金,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和民间资本优势。

2.银行贷款。在国家相关制度及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优化借贷资金比例结构,适度向商业银行申请中长期及项目资金贷款,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六、“十四五”基建规划项目及资金保障方案

(一)“十四五”基建规划项目(表九)

1.高质量发展提升建设项目

1)田径场项目及配套附属工程

本项目主要建设田径场项目及6 个标准篮球场、4 个排球场、广场、停车位、海绵城市、景观绿化、围栏、南院篮球场网球场新建工程及北院网球场提质改造工程等。项目实施主要为弥补实施公共体育教育及人才全面发展条件短板;改善体育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建设综合性大学条件支撑;满足承办协办省级大型运动会条件设施;助推更名大学和博士单位建设功能完善;强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条件保障。项目主体已经完工,正进行配套及附属工程建设。

2)体育及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及配套工程和设施设备

本项目为体育及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及配套的给排水、供配电、通风等设施设备等。项目实施主要为弥补实施公共体育教育及人才全面发展条件短板;改善体育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建设综合性大学条件支撑;满足承办协办省级大型运动会条件设施;助推更名大学和博士单位建设功能完善;强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条件保障。项目主体即将完工。

3)游泳跳水教学楼建设项目

本项目为原体育及教学综合楼之游泳教学楼,建筑面积10200㎡,根据岳阳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岳府阅201922号和岳府阅202073号)及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理工学院建设游泳跳水教学楼的回复》由岳阳市人民政府追加投资建设用于省运会,赛后地校共享使用。项目实施主要为弥补实施公共体育教育及人才全面发展条件短板;改善体育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建设综合性大学条件支撑;满足承办协办省级大型运动会条件设施;助推更名大学和博士单位建设功能完善;强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条件保障。项目已获岳阳市发改委概算批复(岳发改概审20219号)并已开工建设。

4)教学科研综合大楼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或筹建的专职科研机构5个:高端合成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氢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理工学院低碳建筑研究院、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军民融合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将达四百余人。新建教学科研综合大楼25000,可以增强师生科研与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为硕士生培养和“申博”创造物质条件。

5)产学研大楼建设项目

从“十四五”规划生均指标需求看,我校后勤及附属用房面积缺额较大。新建产学研大楼42000㎡,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改善学生实验、实训能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6)学生(留学生)宿舍建设项目

随着2025年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到2000人,学历留学生将达200人,学校研究生宿舍将严重不足,也无专门的留学生生活用房,需新建2栋符合研究生、留学生居住标准的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3000㎡。

7)巴陵人才专家楼建设项目

学校与岳阳市共建共享,建设博士周转房350套左右,建筑面积约50000㎡,可以极大改善新引进博士教师的生活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项目已获岳阳市发改委可研批复(岳发改审2018119号)。

8)学生宿舍提质改造工程

我校有东院1-6号学生宿舍楼、北7号学生宿舍,南院1-13号、15-20号学生宿舍楼,共计26栋学生住宿楼,已改造的有东院56号学生宿舍,南院1-6号、12号学生宿舍以及11号学生宿舍13楼,1920号学生宿舍为新修学生宿舍,其余学生宿舍楼的设备设施陈旧,宿舍楼走廊各种管线交错,学生宿舍室内设施设备已经陈旧,墙面、家具、电风扇、铝合金门窗、纱窗、洗手间毛巾架、洗脸盆、阳台护栏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旧和损坏,每年的报修维修量大约在2万单,学生也多次对住宿条件及设施提出意见。同时大多数寝室门都是老式木质门,易被不法分子撬开,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不便于学生宿舍楼的日常管理。宿舍楼周边绿化带、树木已经多年未进行大规模整修,整体环境已经与我校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为改善我校学生住宿环境,需对学生宿舍进行提质改造。

9)一食堂维修改造工程

一食堂建成于2006年,其建筑结构已经无法全面符合市场监管部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学校食堂建设的要求。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食堂就餐人数越来越多,高峰期一食堂内同时就餐学生约5000人,所以不论是其建筑结构还是其容量均已经不适应我校办学的需求,应择机对一食堂进行维修改造。

10)美术楼、音乐楼改扩建工程

原有美术楼、音乐楼教学场地无法满足美术与音乐专业教学需要,需对两栋教学楼进行专业改扩建。

11)教学楼提质改造(含屋面平改坡)工程

学校除12教学楼以及171819实验实训楼外大多数教学楼建成已接近或超过20年,多年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维修维护,现多栋教学楼外墙脱落,屋面漏水,已经严重影响到师生的正常教学、科研、学习及人身安全,师生反映强烈。为保障我校师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及广大师生人身安全,需聘请专业队伍对现有教学楼栋进行提质改造及屋面平改坡工程。

12)承办大运会维修改造工程改造

为承办2022年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需对大运村内外进行维修改造,采购运动员床上用品,设置大运会期间后勤保障设施,并对东院田径场和体育训练馆进行改造,以达到比赛要求。

13)节能技改工程

响应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节能管控平台建设,对我校水电气管道及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大幅度降低我校能耗,同时可以通过光储充一体化工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区域能源建设实现多能互补能源科学调配,实现可持续发展。

14)东、西院家属区水电改造及地下管网建设工程

学校东、西院家属区属于老旧小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我校家属区附近小区居民越来越多,用水量也越来越大。加之我校供水管网还是使用近四十年的铸铁管网,锈蚀堵塞严重,导致东、西院家属区供水不足,水压降低,四楼及以上高层用户甚至无水可用,广大教职工意见较大。此项工程是关系到教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民生问题,为切实保障我校居民正常用水,对东西院家属区供水主管道进行改造。目前我校家属区约1500住户使用的电表都是机械表,需要人工抄表,工作量及人力成本较大,同时机械表本身存在记录误差,造成用电的记录不准确,为节约学校办学成本,同时也积极响应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要求,急需对家属区进行供电升级改造。在对全校地下管网全面测绘成图后,再对路网、附属排水系统、地下管网进行调整改造。

15)校园停车场建设工程

为解决学校停车难问题,在东、南院绿化区域新建部分停车场。

16)东、西院家属区化粪池改造工程

为彻底解决化粪池“跑、冒、漏”问题,对东、西院存在问题的化粪池进行全面改造。

17)逸夫实验楼南侧从学苑小区到湘北大道的道路修筑工程

奇家岭加油站迁建完成后,可以修筑逸夫实验楼南侧从学苑小区到湘北大道的道路,打通一条学校南侧的东西向主干道,将彻底改善学校基础设施面貌,为服务师生教学和生活创造良好的配套设施条件。

18)友谊桥及周边附属工程

田径场、体育及教学综合楼、游泳跳水教学楼已建成或即将建成,该区域将成为学校体育中心。为交通方便及安全疏散,需在吉祥园林鱼塘上架设一座连接田径场与游泳跳水教学楼之间桥梁(桥长约110),并对鱼塘周边进行整治。

19)奇家岭加油站迁建及吉祥园林部分征收工程

奇家岭加油站老站土地已征收至我校,新站土地已完成征收并完成五通一平工作,但由于岳阳市相关部门调规工作一直未能完成,使奇家岭加油站无法按原计划迁建,直接导致我校临近该加油站约20亩左右土地暂无法使用(加油站周边50米范围不能有建筑物)。加快奇家岭加油站迁建,提高学校土地使用率。对吉祥园林鱼塘部分进行征收,利于学校体育中心整体建设。

2.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

20)“智慧湖理”建设项目

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牵引力量,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将以信息技术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为目标,构建系统集成化、资源数字化、应用深度化、传播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的信息环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建设校级跨部门的统一信息系统为载体,以大数据深度应用为手段,构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的保障体系,实现数字校园整体向智慧校园与移动校园的有序、平稳过渡,着力打造“智慧湖理”,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以下五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教学设施建设、智慧公共设施建设、内控信息化大平台建设、网络安全建设等。

21)财政财务管理及内控信息化系统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理工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设纲要,适应财政预算一体化需求,建立财务信息化与智能化平台,提高我校财务管理效率和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逐步将浩繁的人工处理解脱出来。平台充分考虑为决策者服务、为管理者服务以及为个人服务的三大问题。平台功能上实现上接财政、教育,校内整合行政办公、预算管理、资产物资、后勤保障等各项模块,使得数据统一存储、集中调用,一次录入、全平台通用,打破各职能部门分头建设的碎片化发展模式,建成财综一体化,构建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3.生态文化校园建设规划建设项目

22)校园核心公共艺术景观提质改造工程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提高,国内外高校尤其是国内高校发展势头强劲,追求文化进步、引领文明进程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的文化属性赋予校园文化特殊的要求,传播文化、富有内涵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使命。多元校园文化、绿色校园文化、人文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建设项目主要目的是全方位、系统化的提升湖南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品质,全面、深入的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促使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校园文化的环境氛围当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情操与文化内涵,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学生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自信,同时也能更好的树立湖南理工学院人文校园的品牌与力量。项目主要建设大门入口前沿绿化核心景观区、主入口标志性景观核心区、图书馆周边及阳光大草坪景观区、主教学区中间核心景观区、宿舍楼周边休闲山坡景观区、校医院周边山坡坡脚游路、东南交三角大草坪活动区、美术楼、音乐楼周边雕塑园文化景观区等八大区。

23)绿色校园建设工程

垃圾分类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实事,是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长远大事,有利于维护校园环境,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岳阳市已经制定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并且要求各单位每月上报垃圾分类进展情况,每年组织对城区各单位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的专项督查。我校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已经启动,但是目前仅在办公区域设置了最低标准的二分类垃圾桶,教学楼、学生宿舍园区、家属区及公共区域的设施设备尚未添置,距离市政府要求的垃圾分类工作验收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本项目在全校园实施垃圾分类,同时进行绿化美化及节能与低碳配套改造。

表九  “十四五”校园基建规划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

期限

建筑面积

(平方米)

投资计划(万元

备注

合计

自筹

拨款

引资

合计

 

160200

147451

17810

71745

57896

 

一、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

 

 

137751

16050

66305

55396

 

1

田径场项目及配套附属工程

2021-2022

 

2441

0

2441

 

已申报2021年重点支持项目

2

体育及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及配套工程和设施设备

2021-2022

 

11864

0

11864

 

已申报2021年重点支持项目

3

教学科研综合大楼建设项目

2023-2025

25000

12500

2500

10000

 

拟申报重点

支持项目

4

学生(留学生)宿舍建设项目

2022-2023

33000

9900

2000

7900

 

拟申报重点

支持项目

5

游泳跳水教学楼建设项目

2021-2022

10200

9900

400

2000

7500

基本建设

6

产学研大楼建设项目

2023-2025

42000

30000

1000

4000

25000

基本建设

7

巴陵人才专家楼建设项目

2022-2023

50000

19896

2000

4000

13896

基本建设

8

学生宿舍提质改造工程

2021-2025

 

1500

400

1100

 

房屋维修

9

一食堂维修改造工程

2021-2025

 

1000

300

700

 

房屋维修

10

美术楼、音乐楼改扩建工程

2022-2023

 

2000

400

1600

 

房屋改造

11

教学楼提质改造(含屋面平改坡)工程

2023-2025

 

10000

2000

4000

4000

房屋维修

12

承办大运会维修改造工程

2021-2022

 

4850

1000

3850

 

基础设施改造

13

节能管控平台建设工程

2021-2025

 

12000

2000

5000

5000

基础设施改造

14

东、西院家属区水电改造及地下管网建设工程

2022-2024

 

3500

700

2800

 

基础设施改造

15

校园停车场改造

2021-2022

 

500

100

400

 

基础设施改造

16

东、西院家属区化粪池改造工程

2021-2022

 

300

100

200

 

基础设施改造

17

修筑逸夫楼后侧从学苑小区到学院路的道路

2023-2024

 

600

100

500

 

基本建设

18

友谊桥及周边附属工程

2022-2023

 

3000

600

2400

 

基本建设

19

加油站还建工程及吉祥园林部分征收

2022

 

2000

450

1550

 

征地拆迁

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小计

 

6300

1100

2700

2500

 

20

“智慧湖理”建设项目

2021-2025

 

6000

1000

2500

2500

拟申报重点

支持项目

21

财政财务管理及内控信息化系统建设

2021-2025

 

300

100

200

 

系统升级改造

三、生态文化校园建设项目

小计

 

3400

660

2740

 

 

22

校园核心公共艺术景观提质改造项目

2023-2025

 

2300

460

1840

 

拟申报重点

支持项目

23

绿色校园建设工程

2021-2022

 

1100

200

900

 

基础设施改造

    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20212025 年我校基建规划投资估算总额为147451万元,项目投资明细详见表九。

4.分年度投资

20212025年我校基建计划安排总投资预计为61893万元,各年度基本建设投资额详见表十。

表十  “十四五”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表   (单位:万元)

投资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总额

高质量发展提升建设项目

10180

10391

10404

10092

11589

52656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200

1239

1226

1187

1417

6269

生态文化校园建设项目

605

544

756

594

469

2968

合计

11985

12174

12386

11873

13475

61893

(二)资金保障方案

充分利用省部共建、湖南省一流大学有利时机,努力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格局;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满足大学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为人才培养提供合格条件基础。

1.积极争取财政拨款

“十四五”期间,财政拨款仍然是我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为此,我校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优势学科及重点专业,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同时,通过预算及绩效管理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创新管理理念,积极拓宽新的办学经费增长点

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是学校重要的战略部署。鼓励学院深度对接行业产业,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立高水平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多层次满足社会对高校教育科研的需求。随着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及其转移转化的不断增加,充分调动社会与民间资本投资热情,合理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我校基本建设领域中来。

3.挖掘校友资源反哺学校建设

校友是学校宝贵的社会资源和财富。随着学校办学历史的增长,学校需把校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培养集聚的校友资源,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发挥校友在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校企合作、招生就业、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力量和创新载体作用。

 

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实现“十四五”事业发展目标在办学条件、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三五 ”以来,虽然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距离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距离湖南理工大学的设置标准以及师生员工的期待还存在着差距。按2025年在校生20000人计算,我校生均土地面积、生均建筑总面积虽已达到标准,但生均实验实习用房、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师生活动用房、会堂、后勤及附属用房面积尚未达到标准,同时校舍指标还存在功能不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校现有土地共计1856.78亩,校区地块内奇家岭加油站尚未迁建,影响学校土地利用率。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加,研究生宿舍需建设等。

1.目前,各类教室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存在教室中设施不全、配置不到位的情况。并且,尚无研究生教学场地安排。

2.实验室用房不足。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用房缺口较大,设备购置计划受用房面积制约,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任务繁重。

3.教师教学科研用房匮乏。目前因教学办公用房紧张未设教师工作室。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但目前无力提供教师相对独立的工作室,教师无固定的办公场所,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科研的工作效率。特别是青年教师,本身住房条件较差,加之无固定的办公工作场所,增加了工作难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4.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严重短缺。学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但科研条件、教师住房、经费资助等成为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瓶颈。

(二)实施“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对策建议

1.加油站迁建工作比较困难。因岳阳市相关部门调规报批,导致奇家岭加油站未按计划迁建腾地,我校相关规划项目暂无法实施。

2.建设经费紧张。按“十四五”规划安排高质量发展提升建设项目投入52656 万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6269 万元,生态文化校园建设项目投入2968万元,共计五年内总投入将达61893万元,年平均投入接近12379万多元,实际学校用于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的经费五年累计约 15679 万元(含1亿元外向争取),建设资金压力大,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社会引资和银行贷款解决。

3.政府优惠政策落实较难。第一,政府对高校建设应出台政策简化手续,实行一站式的服务程序,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议,适时解决高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校建设排忧解难。其次,省市优惠政策应明确比例和交费数额,除政府下文外,各部门要分别下文,防止部门推诿扯皮,使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加快建设进度。

关闭窗口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湖南理工学院   邮编:414006

电话:0730-8702326  邮箱:plan@hni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