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在教育部召开的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学校要推出“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并且计划今年启动招生。仅半月后,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公布2025年双学士学位项目名单,哈尔滨工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黑龙江大学“翻译(英语)-法学”等3个项目入选,哈尔滨商业大学“中药学+工商管理”项目入选,全省共入选5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如今,各大高校密切宣布双学士学位项目的确立,预示着复合型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提速——既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需求,又直面切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困境,例如师范危机、文科转型等现实挑战。
而在双学士学位项目中,“人工智能+X”项目占比颇高。在不完全统计的117个双学士项目中,就有36个“人工智能+”项目,占比约31%,尤以复旦大学“X+AI”23个项目为典型,这些项目覆盖了文理工医全领域,形成AI赋能学科的复旦范式。这在一个方面呼应了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文件,其中提出要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各大高校的“人工智能+X”双学位,进一步培育了我国教育的数字素养体系。